Copyright (C) 2016 zgkash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喀什地委宣传部主管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991-2384777
中国喀什网举报热线:0998-2673718 2673715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新ICP备15003762号
大棚变身“聚宝盆”
喀什各地设施农业助农增收
喀什全媒体记者 张红玲 通讯员 田亚莲 韩亚伟 祖丽皮娅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
岳普湖县色也克乡色也克村的大棚蔬菜生产基地。(资料图片) 艾合麦提江 摄
初冬已至
而喀什各地一座座温室大棚
却温暖如春、生机盎然
菜农正在大棚里采摘
西葫芦、花菜、辣椒等各类蔬菜
近年来
喀什地区大力发展蔬菜种植
不仅仅丰富了群众的“菜篮子”
也鼓足了菜农的“钱袋子”
泽普县石榴籽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在设施大棚内采摘西红柿。(资料图片)
在英吉沙县芒辛镇喀帕克铁热克村西葫芦种植大棚里,记者看到大片大片的绿叶下躺着一个个鲜嫩的西葫芦,村民们正忙着采摘、分装。
“西葫芦已经上市了,现在市场收购价每公斤5元,平均每天可以摘200公斤,分茬可采摘到明年1月份。”该村党支部书记潘先帅告诉记者。今年西葫芦不仅长势喜人,销售价格也比往年高,这让大家干起活来格外有劲。
英吉沙县芒辛镇喀帕克铁热克村西葫芦种植大棚里,西葫芦长势喜人。
近年来
该村把设施农业蔬菜种植
作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重点产业来抓
通过政策扶持、示范带动等方式
闯出了一条发展特色产业促增收的新路子
“目前,65座拱棚和2座温室大棚的西葫芦、辣椒、白菜等已经全面上市,已收入16万元,经济效益十分可观。”潘先帅表示,我们要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因地制宜发展乡村特色产业,不断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莎车县托木吾斯塘镇墩巴格村设施农业种植基地里,工作人员在采摘西红柿。(资料图片)
在莎车县托木吾斯塘镇墩巴格村设施农业种植基地,村民阿不来提·麦合木提正在大棚里忙着摘辣椒。“现在我有两个大棚,大棚每年的收入都在增加,两个大棚能挣不少钱。”阿不来提说。
说起这几年的收入,阿不来提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按照一个棚一年种三茬蔬菜来算,一年就有3万元的收入,而这些收益的背后,正是得益于这几年莎车县高标准蔬菜种植产业的推广。
近年来
莎车县大力发展蔬菜产业
越来越多的村民
依托蔬菜种植实现了增收
今年
该县种植正复播蔬菜25.4万亩
现有大田拱棚2.9万余座
庭院拱棚14.3万座
日光温室1万余座
温室蔬菜棚均收益2.5万元
拱棚棚均收益0.8万元
有力保障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我们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继续做好全县‘菜篮子’工程全程服务,促进全县蔬菜产业朝着绿色、有机方向发展,不断提升蔬菜品质。”莎车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吕爱玲说。
巴楚县夏马勒乡铁热克村的设施农业基地里,花菜喜获丰收。
“绿冠小小似蘑菇,似花非花可食之”
花菜不仅营养价值丰富
生长周期短、种植方法简单
而且经济价值很高
已经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好门路
巴楚县夏马勒乡铁热克村
设施农业基地大棚内郁郁葱葱
绿色的叶子里包裹着白嫩的花菜
甚是惹人喜爱
趁着晴好天气
工人们正抓紧采收,收割、装筐、搬运
忙得不亦乐乎
巴楚县夏马勒乡铁热克村的设施农业基地里,工作人员在装运花菜。
设施农业的发展为不少村民就近就业、增加收入带来了机遇,也增强了大家致富的信心。吾布力卡斯木·吐尔洪是该乡铁热克村村民,学习蔬菜管理经验,就近就地就业,大大提升了他们一家人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在这里干活,不但能学到技术,每天还能挣100多元。”说起家门口就业的好处,布力卡斯木笑意盈盈。
“今年在58个大棚里面种植花菜,亩产量达2到3吨,现在市场批发价是每公斤3到4元,花菜营养丰富,销路好。既满足了当地市场的需求,又实现了村民就业、农民增收。”该基地大棚负责经理魏金霞介绍,目前,蔬菜种植基地稳定就业人员有120人,季节性就业人员有2000人次,基地还对村民进行蔬菜种植技术培训,带领更多村民走上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