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快评丨要有“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


近期,因寒潮来袭,全疆多地出现今冬以来的最低气温,其中阿勒泰地区富蕴县吐尔洪乡最低气温达到了-48.6℃。极端天气下,是否有人员、车辆困于风雪,是否有牛羊冻死、冻伤,是否有居民因取暖方式不当发生事故......这些风险隐患是否被防范化解,考验着各级领导干部有没有“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

在“黑天鹅”“灰犀牛”等偶发性风险不断增加,各项工作都面临巨大压力和挑战的当下,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也在上升。在这样的形势下,亟需各级领导干部树立“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绷紧责任之弦,树牢底线思维,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把“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落在实处。

增强“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尤须增强底线思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坚持系统观念要提高的七种思维,就包括底线思维,这是防范和化解风险的重要手段。

这几个月,我区疫情防控压力巨大,各种风险隐患也随之增大,尤其需要有关部门增强底线思维和忧患意识,把工作做在前面。群众居家期间用电用火量增多,火灾、一氧化碳中毒等安全隐患是否得到提前防范?在极端天气下,人员返乡、转运的道路是否安全畅通?近期,伊宁、乌鲁木齐、库尔勒等地逐步放开,放开后可能出现什么问题会有什么后果?针对这些问题都要居安思危、未雨绸缪,以如履薄冰的谨慎和见叶知秋的敏锐,提前做好周密的部署和安排,防患于未然。反之,就会让一些事情变得越来越糟,甚至酿成伤心惨目的悲剧。

增强“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贵在“时时”二字。对肩负的责任使命,对百姓的安危冷暖,要一刻不忘、慎终如始。比如,针对外来务工群体,他们中有很多人住在临时居所,缺少必要的生活用品,城市开始静默时,有关部门就要多操心他们的锅碗瓢盆、柴米油盐;天气转冷,有的工人还穿着夏装,这时又要关心他们的御寒衣物;随着时间推移,他们中的一些人开始入不敷出,必要的生活补贴和物资补贴就要及时到位。只有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上,做到时时负责、事事负责,才能把矛盾问题解决在萌芽阶段。

“时时放心不下”,绝非轻飘飘的口号,而深刻体现着各级领导干部“人民至上”的赤子情怀。一个忠诚干净担当的领导干部,“时时放心不下”的,不是官帽仕途,而是群众的安危疾苦。各级领导干部只有为了人民“日夜思之”“放心不下”,才能让群众“放得下心”“睡得好觉”,进而对党和政府充满信心。


[责任编辑:李翔]

Copyright (C) 2016 zgkash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喀什地委宣传部主管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991-2384777

中国喀什网举报热线:0998-2673718  2673715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新ICP备15003762号